| B3: 时政
  • 多项工程补短板 社区面貌焕新颜

    □信息时报记者 刘桂平 近期,塘厦镇振兴围社区多个“四小园”工程完工,宜居宜业和美村居更加凸显。记者在振兴围社区儿童公园看到,孩子们在五彩斑斓的乐园里嬉戏玩耍,不时传来欢声笑语。记者了解到,近日,该社区的儿童公园、消防主题公园、垃圾分类主题公园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是该社区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的生动缩影。 多项工程竣工,公共服务配套不断完善 据介绍,振兴围社区2024年投资约50万元,在社区广场原有空间的基础上建成儿童公园、消防主题公园、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增设滑滑梯、亲子互动区、游戏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宣传栏、消防安全知识科普宣传栏、垃圾分类知识科普宣传栏等配套,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后,大家更喜欢到广场来散步了。”振兴围社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项目切实改善了社区人居环境,给社区居民增添了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同时通过相关科普宣传,让居民关爱青少年成长、增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有利于营造浓厚的文明乡风社风,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近年来,振兴围社区不断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对社区文化广场进行升级改造,对辖区原有3座公共厕所落实“厕所革命”升级改造,并在东兴路新增一座公共厕所,新建街头小景4个、口袋公园3个以及社区健身室1个。 为提升市民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体验感和满足感,振兴围还对社区广场篮球场、长埔村篮球场、新三壆篮球场等3处共4个标准篮球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对旧篮球场的地面进行整理打磨,更换设备,总施工面积约2000平方米,惠及辖区及周边居民群众约2000人。 紧抓“百千万工程”实施契机,振兴围新墟巷、大围自然村也迎来“蝶变”。此前,新墟巷至文明街之间的道路杂草丛生、难以下脚,如今路面变得平整干净,还设置了排污、路灯等配套,大大提升周边居民的出行便利;在大围自然村,背街小巷道路全面硬化,增加了停车位、路灯、排污等公共设施,旧围墙上画笔描出“文明风景线”,自然村面貌焕然一新。 为缓解停车难,改善社区交通秩序,近年来,振兴围先后兴建临时停车场4个及若干临时停车位,增加停车位约5000多个,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得到扭转。同时,推进文明示范路建设,对东兴路、上塘路铺设沥青柏油路,完善各类交通配套设施和公益宣传氛围布置;为上塘路加装护栏,设置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大大改善了社区的交通状况。 讲文明树新风,持续深化文明创建工作 在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硬件”的同时,振兴围社区持续推进文明创建工作,社会治理不断向好,居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明乡风社风更加浓厚。该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为增强社区公益宣传氛围,社区及时更新维护辖区公益宣传阵地,对社区党建文化主题公园进行优化升级,更新一批景观小品。 同时,振兴围社区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活动阵地,引导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关爱自然河湖保洁志愿服务活动”“关爱孤老弱残志愿服务活动”“春节迎春剪纸活动”“篮球训练营活动”“社区居民才艺展演文艺晚会”“端午节粽子制作技艺传承活动”“中秋节游园会活动”“敬老月游园会活动”等文明实践活动,丰富活跃居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每当有活动,乡邻的参与度都非常高,非常主动热情。”振兴围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居民群众移风易俗、讲文明、树新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文明乡风社风更加浓厚,提升社区文明程度,让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接下来,将推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不断提档升级,深入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及志愿服务活动,让文明创建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 乡村振兴绘就村民幸福新图景

    今年是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东莞市望牛墩李屋村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聚焦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升级、人居环境焕新三大核心板块,成功创建“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东莞市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示范圩镇”“东莞市‘美丽庭院’典型村”“东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村”,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激活集体经济“强引擎” 李屋村立足实际、靶向发力,以创新驱动破解集体经济发展瓶颈,搭乘“百千万工程”东风,全力推进“三旧”改造、“工改工”项目,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秉持“向高层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理念,李屋村加速推进永恒高新智能产业项目。该项目占地约1800平方米,规划建设8层厂房,目前已完成地下室建设,将进行地面工程,预计今年11月竣工。投用后将租赁给东莞市精诚电能设备有限公司,预计2026年经营纯收入翻倍,显著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同时,盈尔高端家电及环保新材料研发生产总部等多个产业项目,以及边海工业区3.4公顷旧厂房“工改工”项目稳步推进,建成后将进一步激活经济发展活力,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夯实基础设施“硬支撑”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李屋村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民生活品质。 在排水系统改造上,全面完成雨污分流一、二期工程,铺设1.97公里管网,显著增强防洪排涝能力;道路升级方面,全村主干道路已完成沥青铺设与慢行通道建设;农房风貌提升工程通过“微改造”,82户老旧房屋焕然一新。 停车难题一直是村民关注的焦点。李屋村巧用议事协商“八步法”,盘活232个停车位。同时,该村整治违规占道与“僵尸车”,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利用效率,停车秩序得到很好改善。 此外,校车亭全新升级,增设科普文化墙、英语单词墙、自然小课堂板块,寓教于乐。村里的运动器材及场地进行升级改造,满足村民文体活动需求。 绘就人居环境“新画卷” 李屋村因地制宜,构建起“公园—四小园—美丽庭院”的人居环境提升体系。李屋村将杂乱低效土地变身集生态、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家门口乐园”,家风家教长廊、儿童游乐设施点缀其间;鸭田公园作为村庄“门面”,促进生态与公共生活融合,拓展群众休闲空间并将村内闲置边角地打造成多个“四小园”,营造出“推门见绿、开窗见美”的宜人景观。 在“美丽庭院”建设中,东莞市首家共享共融的“家庭开放式”美丽庭院愉阅书屋落成,“优娴House庭院改造”项目入选市“美丽庭院+微经济”建设项目,实现文化与经济双丰收。同时,村内闲置空间变身花卉超市,通过“志愿积分换绿植”机制,激发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热情,成为社交与学习新平台。 李屋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李屋村将大力推进永恒高新智能产业项目、李屋驿站、李屋阅读驿站等项目建设,推动集体经济、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协同提升,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文、图 信息时报记者 叶虹 通讯员 望牛墩宣

  • A1: 头版
  • A2: 高考直通车
  • A3: 高考直通车
  • A4: 焦点
  • A5: 焦点
  • A6: 要闻
  • A7: 广州新闻
  • A8: 经济能见度
  • A10: 区区无小事
  • A11: 财经
  • A12: 地产
  • A13: 家居
  • A14: 家电/通信
  • A15: 天天福彩
  • A16: 公益体彩
  • B1: 新东莞
  • B2: 关注
  • B3: 时政
  • B4: 综合
  • B5: 金融
  • B6: 金融
  • B7: 金融
  • B8: 金融
  • Z1: 工商广告
  • Z2: 工商广告
  • Z3: 版花广告
  • Z4: 信息时报
  • Z5: 信息时报
  • Z6: 信息时报
  • Z7: 信息时报
  •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