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更靓 “里子”更美

◀广东乡丰特色水果产业园工作人员在采摘葡萄。
信息时报记者 李绍雄 摄

黄国清。
信息时报记者 黄林宜 摄

“村”是“百千万工程”最基层的单位,实施“百千万工程”,最大的难点在乡村,最大的潜力也在乡村。乡村风貌日新月异,离不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深入推进。当前,广州以产业兴带动镇街旺,以乡村美带动全域美,推动强镇富民兴村既要“面子”美更要“里子”好。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李绍雄 黄林宜

从化区街口街城南村:

农房风貌提升,打造和美乡村

近年来,从化区街口街城南村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房风貌品质提升成为一大亮点。从化区作为广州市唯一代表入选为省级农房建设试点区,采取“村民自筹一点、企业支持一点、政府补贴一点”的筹资方式,广泛动员村民群众参与农房美化改造。

走进城南村,可以看到不少“赤膊房”(指砖面裸露在外,外立面没有做好防水、装饰等工艺的房子)正在进行风貌提升改造,施工人员正忙碌地搭建脚手架、铺设防尘网。村内许多破旧的泥砖房已被清理,一些原本裸露的红砖外墙则披上亮丽的瓷片。远望青山如黛,近观院落靓丽,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据统计,2024年以来,城南村已完成24栋农房的外立面改造。

作为人口密集的城中村,由于缺乏规范化管理,过去城南村村内各类线路杂乱无章,形成庞杂的“空中蜘蛛网”。近年来,城南村聚焦“三线”整治,联合移动、电信等运营商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大规模整治行动。如今,当地的“三线”乱拉乱挂现象已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安全隐患也大大减少。

此外,城南村通过加大对村集体经济的摸底排查,充分利用闲置场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里创新留用地统筹开发利用模式,探索通过入股、租用等方式发展乡村产业。今年3月,城南村利用强村公司引进企业合作,将村委大楼内的篮球场改造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站。3个月后,拥有24台直流快充桩和2台液压超级快充桩的充电站建成投用。“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建成,不仅方便了群众,还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预计每年可为城南村增加营收30万元。”城南村工作人员梁剑文说。

增城区荔湖街太平村:

盘活闲置土地,促进村民就业

太平村位于增城区荔湖街西南部,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于2013年实施全征全拆。2020年5月,村民回迁至太平村安置新社区。2023年,太平村入选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

太平村党总支书记刘俊良介绍,太平村通过深度融入岭南文化特色,利用数字技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改善村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持续吸引外界关注和投资,为太平村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了解,通过对集体留用地的有效利用,太平村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还为村集体带来可观的收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多元化发展——引入港粤通荔湖换电站项目和广州荔联加油站项目。港粤通荔湖换电站项目总投资1.11亿元,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超87.6万元;总投资450万元的广州荔联加油站项目已顺利开业;引入广东乡丰特色水果产业园和太平都市农业公园,不仅为村民提供约310个就业岗位,增加村民工资性年收入约1488万元,同时拓展引入“乡丰·耕读里”研学项目,致力于打造大湾区研学文旅第一品牌。

在促进村民“家门口”就业方面,太平村同样取得显著成效。由村集体物业打造的太平特色美食街,通过举办“520”太平乡村夜市等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消费。据介绍,夜市最高峰时到场游客近万人,线上媒体流量突破1000万。活动前三天直接经济收入达30万元,提供约450个灵活就业岗位,间接带动沿街商铺营业收入达50万元。今年10月,荔湖街在太平村建立并启用“就业驿站+零工市场”,满足太平村特色美食街、太平都市农业公园以及广东乡丰特色水果产业园周边零散用工需要和村(居)民就业需求。

专家点评

充分激发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内在动力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广州党建研究基地研究员李志清:深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是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广州建设美丽乡村遵循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整体布局,紧密结合本地乡村实际,做到因势利导,积极推进包括乡村风貌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活化利用闲置资源、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不断增强农民“主人翁”意识,充分激发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动力,积极推动广州美丽乡村建设不断迈向新的台阶,着力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街坊说

这几年村里变得很漂亮!老房子穿上了“新衣”,巷子里“蜘蛛网”一样的线缆也变得整齐了,给电动车充电也方便了,我们住得更舒心了。

——从化区街口街城南村村民黄国清

数说“百千万工程”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广州全域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高标准开展283条“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和14条新乡村示范带建设,重点推动镇容环境提质升级,已累计打造美丽乡镇入口通道53处,打造美丽示范主街37条,建设美丽圩镇客厅31处,建设绿美生态小公园148个,完成57个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建设美丽河道(碧道)188.4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