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产业花开 致富果来
今年以来,广州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11个区各展所长、特色发展,加速构建“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体系。各镇街向重大项目、特色产业要“增量”,以“产业兴”带动“镇街旺”。 南沙区大岗镇聚焦“智造小镇”定位,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新高地,助力集体经济增收;番禺区石壁街结合“年桔文化之乡”特色,推动年桔产业走向集约化发展,为村民开辟致富路……一幅镇强、村旺、民富、产业兴的新图景正在绘就。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吴芷明 聂佩文 南沙区大岗镇: “智造”产业项目遍地开花 12月6日,广东首个“硬科技企业培育(广东)基地”、工信部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项目——放马村村镇集聚区南沙海洋装备产业园奠基动工。该产业园聚焦海洋先进装备制造精准招引项目,总投资20亿元,预计2025年底交付首批高标准厂房,3年内全面建成,达产年产值超30亿元,推动村集体年租金收入增长5倍。 “我们将打造集海洋装备研发、制造、应用示范及硬科技企业培育于一体的海洋产业综合性未来示范产业园区。”广东海创融产业园有限公司执行董事、CEO苏志宏介绍,产业园已引进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刘永坦院士团队设立海天信息研究院;引进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湾区总部并建设无人机生产线,开展面向海洋的低空产业应用示范;还有中国联通海洋军团、旭晶光电、中科微精光子科技、中科羲和(广东)科技、羚控无人机等14家重点企业入驻。 今年以来,大岗镇经济发展势头十足,一系列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动工:南沙区大岗镇招商大会签约1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超10亿元;北龙工业园连片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持续推进……在大岗镇,以穗港智造基地、南沙海洋装备产业园、北龙工业园连片村镇工业集聚区为核心的“C形工业带”正在形成。 同时,大岗镇深化服务改革,构建“一会两心七专班”(经济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投资促进中心、企业服务中心以及七个领域专班)的服务体系,镇领导挂点联系重点企业、服务专员分片包干负责和企业问题诉求快速处理三大工作机制,对企业落地到运营提供全流程服务。 大岗镇经济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位于大岗穗港智造基地内的粤港合作南沙高端制造产业港项目,今年1月19日拿地,2月22日正式开工,9月10日首批次楼栋封顶,已有6家专精特新企业签约进驻。我们做好全流程保障服务,让企业从拍地、建设到投产的周期不断压缩。”今年以来,大岗镇招商引入制造业企业80家,预计年产值超15亿元。 番禺区石壁街都那村: “一颗果子”富裕一方百姓 番禺区石壁街都那村是广州著名的年桔种植村,有40多年的年桔种植历史,素有“年桔文化之乡”美誉。如今,村里有200多亩田地种植年桔,30多户村民经营年桔种植园。每到年末,这里种出来的年桔,除了供应广州,还会一批批送往珠海、惠州、东莞等地。随着蛇年春节临近,村里的年桔迎来了热销季。 在昌盛桔场,桔农昌叔和黄姨正忙着给年桔“扮靓”,他们的年桔销售方式主要是花市批发商现场采购。近年,石壁街、都那村研究制定以商带农方案,连续4年举办线上花市,探索出年花线上直播销售模式,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目前,当地年桔已供不应求,2023年村集体收入888.49万元,比2022年增长76.86%。 今年,为推动都那村的年桔产业走向集约化发展,解决桔农“开票难”问题,都那村通过联合钟村供销社,指导年桔种植户共同成立广州番禺都那农产品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入社员股东8人、村民7人,以合作化方式把分散的农户农民组织起来,以市场化手段把小农户与大市场衔接起来,推动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融合发展,提高集约经营规模化水平。 “感谢政府牵线搭桥,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打通了销售路径。”桔农洪哥高兴地说。广州番禺都那农产品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还积极与高校教授沟通联系,引导农户应用先进农业科技,将无人机、绿色生物农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等新兴技术引入到年桔种植中,提升专业种植技术水平。 锦彪桔场的老板何姐今年40岁,已从事年桔种植行业12年。她说:“这两年的行情是近十年来最好的,年桔个头更好看、更饱满,单盆价格同比提升10%至20%,纯利润同比增长约20%,目前桔场九成以上的年桔都已被预订。” 年桔喜迎丰收的同时,都那村不忘提升由年桔衍生出的文化底蕴,多次在年桔种植基地开展教育研学活动,以文化反哺产业,为“百千万工程”助力赋能。近年,在石壁街道办、都那村村委的扶持帮助下,该村年桔产业越做越旺,桔农们感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繁荣,开辟出一条致富路,“年桔文化之乡”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专家点评 抓好产业振兴,更好实现强镇强街富民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广州党建研究基地研究员李志清: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产业振兴是关键。在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广州各镇街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抓住产业这一根本,多措并举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见效,突出特色发展着力培育优势产业,突出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突出集聚发展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全面提升镇街经济综合实力,打造镇街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大引擎,更好实现强镇强街富民。 企业说 南沙海洋装备产业园项目从土地整理出让到规划动工都很顺利,我对接下来的招商工作也充满信心。 ——广东海创融产业园有限公司执行董事、CEO苏志宏 数说“百千万工程” 广州坚持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型产业培育并重,加速构建“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体系。今年1~10月液晶显示屏、无人机、集成电路圆片、服务机器人、模拟芯片等新品产量分别增长210%、130%、83%、44.9%、28.1%。 广州已成功创建2个国家级、2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今年新增2家国家级、4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今年25个现代农业项目完成投资20.6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