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
颐康站服务社区100%覆盖、建成长者饭堂111家、按照“一街一策”开设普惠托育园……记者从越秀区有关部门获悉,在全省大力推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过程中,越秀区以“百千万工程”价值实现为方向引领,聚焦“一老一少”服务中的堵点、难点问题,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打造高质量“一老一少”服务样板。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张玉琴 本版图片由越秀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提供 【服务长者】 形成15分钟长者助餐配餐服务网 整合既有服务资源,实现“颐康+托育”、医疗保健、配餐服务融合发展,让老城区焕发“一老一小”民生服务新活力。一直以来,越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如今,越秀区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方式,构建起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针对老城区空间资源稀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的情况,通过整合、租赁、共建等方式,实现了光塔、矿泉等多个颐康中心的优化提升。 2023年以来,越秀区结合颐康站点的全覆盖建设,增加长者饭堂的布局点位,从2023年初的67家增加到现在111家,发布首张区级长者饭堂地图,连续两年举办“寻味越秀”——长者饭堂擂台赛,创新慢性病定制特殊餐,守护长者“舌尖上的幸福”。同时,按照“明厨亮灶”要求规范建成街道自建厨房11间,实现1间自建厨房供餐、N间长者饭堂的用餐、取餐、送餐的15分钟服务网络。2023年全年就餐长者54.92万人次,2024年截至10月底就餐长者已达78.60万人次,该项目也被省民政厅指定为全省示范项目。 今年9月,越秀区在六榕街盘福社区建成首个“社区饭堂+暖新驿站”联合体并正式开业运营。饭堂内设有90多个就餐位,供应包括烧腊、煲仔、小炒、粉面等30多个品类。在营养师的指导下,饭堂菜谱每周更新。针对行动不便的群体,饭堂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在这里,广州户籍长者可享受优惠,每份套餐约15元(长者仅需12元,含政府补贴3元),包含两荤一素一汤一饭,旨在普惠、兜底、便民,让长者享受便捷的餐饮服务。 打造“1+N”专有性银发经济品牌 在今年第八届中国(广州)国际养老健康产业博览会上,越秀区民政局“越秀银龄乐活节”广受欢迎、人气满满。 “现场展示AI看中医、防滑扶手、适老化电视、智慧居家全场景解决方案等。”越秀区民政局副局长陈鑫介绍,面向长者最常见的生活需求,展会现场设计了“养老生活”“养老科技”“养老膳食”“养老医疗”四大模块,让老年人可在现场一站式、沉浸式体验最前沿的养老产品和服务。 今年,越秀区率先在全市成立“越秀区银发经济产业联盟”,依托颐康站点、长者饭堂等养老服务设施,深入开展“乐活越秀 银发集市”系列活动。 在今年11月举办的“乐活越秀”银发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暨对口帮扶地区文旅游线路推介活动上,越秀区举行了“银龄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标志着越秀区在推动银发力量参与社会服务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银龄志愿服务队将致力于服务老年人群体,提供政策宣传、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等服务。银龄集市设有“银发+服务”“银发+产品”“银发+惠农”“银发+公益”四大板块,向老年人介绍优质养老服务资源和适老产品,同时开展社区文化服务活动和中医义诊服务。截至10月底,越秀区累计举办银发集市活动32场,惠及长者超过2万人次。发动爱心企业、热心居民积极认领长者饭堂爱心餐微心愿,募集善款可供长者免费用餐超7万次。 如今,越秀区正在逐步形成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老年友好城区。 【关爱幼儿】 “一街一策”开设普惠托育园 近年来,越秀区按照“一街一策”创新思路,探索0~3岁婴幼儿普惠托育服务发展新模式,逐步实现了普惠资源整合“最大化”、托育服务“专业化”和送托成本“惠民化”。其中,通过创新“公建民营”建设机制,成功建成广州市首家“公建民营”普惠托育园——越秀区建设街普惠托育园。该托育园在黄华塘社区颐康服务站的基础上,拓展90平方米的空间增设15个托位,并引入计划生育协会“向日葵亲子小屋”资源,拓建户外活动场地60平方米。 今年10月份,农林街普惠托育园也正式开园。托育园从农林街党群服务中心腾挪150平方米用作场地。该园率先探索幼儿社区托育点建设,根据街区情况和居民需求,计划布点5个,目前已建成3个,其中一个设于农林上路社区邻里之家。 “针对街道与社区托育点建设及托位分配不均的问题,我们目前正处于‘一街一普惠’的前期推进阶段。同时,我们也在探索社区托育点的建设模式。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公建民营普惠托育园和社区托育点陆续建成运营,届时,将有超过1000个普惠托位提供给市民,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送得起、用得上、有保障’的普惠托育服务。”越秀区卫生健康局工作人员表示。 全区实现“一街一小屋”全覆盖 越秀区在全省首创“亲子小屋+实训基地”普惠托育服务新模式,让普惠托育“更专业”。全区实现“一街一小屋”全覆盖,首创“向日葵亲子小屋+校外实训基地”托育专业公益服务。 与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推进党团共建、婴幼儿托育和照护服务人才共育、校外实训基地共创、托育师资研修中心共培、白云街“向日葵亲子小屋”项目共营五大合作模式,营造生育友好环境。 将社区作为学院师生实习实训的应用场景,依托学院培养的婴幼儿服务与管理等人才、社工、志愿者,面向社会免费开展优生优育指导服务,在每周五、周六特定时段为婴幼儿家庭提供免费“计时托”服务。链接志愿服务资源,定期提供儿童保健、中医保健、义诊咨询等医育服务。 越秀区全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4.39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29.4%,是全市首个迈入“中度老龄化”的行政区。 越秀区已累计建成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间、街道颐康中心18间、社区颐康服务站199个,实现颐康站服务社区100%覆盖。 目前,越秀区“1+18+N”普惠托育网络已初具雏形。“1”指“一个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18”指18个“一街道一普惠”普惠托育园,“N”指一批社区托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