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以真招实措,凝聚各界力量投身“百千万工程”。今年以来,广州市多个街镇探索“社区合伙人”基层治理新模式,助力“百千万工程”。在该模式下,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议事厅等场所,企业、社区能人达人、新就业群体等社会力量、社会资源,从社区的“服务对象”转变为助力社区发展的“合伙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场地出场地,共同参与社区发展和治理。
本版撰文、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王铄仪 区翼旗 崔小远
黄埔区云埔街:
社区“合伙人”唤醒沉睡资源
社区引入“合伙人”,唤醒沉睡的社区资源;闲置空间巧盘活,点亮家门口的幸福“食”光;耆幼同乐有“趣”处,托起“朝夕美好”……今年以来,黄埔区云埔街道以党建为引领、以民需为导向,推行“社区合伙人”治理新模式,引导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商家企业和社区能人等多元主体从“局外人”转化为“合伙人”,蹚出一条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嵌入式服务新路径。
怎样才能成为社区“合伙人”呢?“只要愿意为社区发展做贡献,不论是商企、社会组织还是个人,都可以成为‘合伙人’。”云埔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街道把爱特城、春树里、盈禧和云城4个社区纳入首批试点,从租金、空间利用、资金、合同、建立社区合伙人品牌库和鼓励参加交流活动6个方面制定社区“合伙人”资源和政策支持措施。同时在全域18个社区全面推广经验,构建购买服务项目式合作、“云集银行”积分式合作、公共空间共营式合作、众筹+社群式合作、社区生活圈信任生态链式合作5种合作机制,逐步建立起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在云埔街爱特城社区,小区商业街的长者饭堂近日成为社区居民的热门“打卡地”。此前,这里是闲置数年的托老所。这一转变源于爱特城社区引入了社区“合伙人”,唤醒了沉睡的社区资源。
今年以来,爱特城社区广泛征集居民需求,通过挂网招标引入广州雅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成为“社区合伙人”,撬动该餐饮机构300万元社会资金盘活闲置空间,建设集长者饭堂、慈善超市、老年大学、特惠理发和耆幼同乐室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嵌入式服务设施。商业街这处原本闲置的小角落,成了人流不断的休闲好去处。
“我们用空间换服务,‘合伙人’通过公益行动、抵偿服务反哺社区建设,助力提升基层服务效能。”爱特城社区党总支书记朱媛媛透露,社区采取“3+2”模式与企业合作,即前三年免租、后两年视经营盈利情况收租,让居民“近享”高品质、专业化的服务。
南沙区南沙街坦头村:
广招“合伙人” 基层治理添新动能
为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南沙区南沙街道坦头村积极探索开展党组织领导下的“合伙人项目”,打造了坦头村红树林科普长廊、南沙区图书馆南沙街道坦头村分馆(下称“坦头村图书馆”)、“南小丫”舒心解压馆等科普设施、便民场所,推动各方力量融合共建,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今年7月11日,来自南沙的一条丝巾登上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秘书长叶攀介绍,发布会上展出的丝巾,原料是坦头村净滩活动所回收的矿泉水瓶等塑料制品(PET材料)。每3个矿泉水瓶即可制作一条丝巾,减少85.32克碳排放。
坦头村红树林面积达45.5亩(1亩约666.67平方米)。目前,坦头村与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签订发展合伙人协议,组织开展超过50场红树林科普、净滩、主题展览等公益行动,总参与人数超过1万人。
为盘活闲置资源,坦头村联合南沙街道、南沙区图书馆等政府力量,并引入广州市南沙区公众力公益发展中心作为“合伙人”,共同建设智能化乡村图书馆。
坦头村图书馆共两层,面积约300平方米,藏书量达1万册,图书种类齐全,且均实现与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内各成员馆之间的通借通还。
目前,广州市南沙区公众力公益发展中心已全面融入坦头村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已开展各类主题活动超过60场次。
坦头村村民欧阳瑜谦、欧阳子莹告诉记者,“坦头村图书馆建成前,我们都是去南沙区图书馆看书、借还书,那里离家远,过去不太方便。而坦头村图书馆藏书丰富,种类很多,既有科普类的书籍,也有轻松的绘本漫画等。这里的借书系统与南沙区图书馆是联通的,借还书也非常方便。”
专家点评
凝聚强大合力,助力实现共赢共富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广州党建研究基地研究员李志清:“百千万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民生工程,需要社会力量参与,凝聚齐抓共促的强大合力,助力实现共赢共富。当前,广州市多个街镇探索“社区合伙人”基层治理新模式就是大抓社会力量参与的一种创新实践,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建立科学的合作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成效显著。广州正在不断推动“双百行动”双向奔赴、合作共赢,推进“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提质升级,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集众人之力、展各家所长,共绘“百千万工程”实景图。
街坊说
我们在长者饭堂吃饭有政府补贴,三荤一素一汤只要12元,而且这里环境干净卫生,饭菜荤素搭配得好,吃得营养,也方便。一老一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公共服务,离不开社区“合伙人”的助力。
——云埔街坊李小红
数说“百千万工程”
广州深入开展“千企兴千村”行动,新增注册结对企业超450家,投入帮扶资金超2亿元。大力发动重点建筑业央企助力区镇村建设,累计实施帮扶项目175个,纯公益帮扶金额超3.5亿元。
全面做好建筑业结对帮扶工作,形成100家帮扶企业名录库,广州34个镇至少与一家建筑业企业结对,共有结对帮扶项目290个,全力推动典型镇向美丽宜居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