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水动力”

广州北江引水工程(水源工程)效果图。

“北江2号”双护盾TBM。

供水服务到终端改造后新装智能水表。

加装在西华路466-496号楼下的增压水泵和水箱。

水是生命之源,不仅滋润千家万户,也为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水动力”。从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到供水服务到终端改造,畅通供水“最后一公里”;从推动厂站升级改造,到广州北江引水工程通水投运,为广州北部增长极引入“源头活水”……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聚焦群众“用水”这一民生实事,不断提升供水公共服务水平,实现从“放心水”到“优质水”的飞跃,为广州“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能,赋能高质量发展。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李丹 本版图片 通讯员供图

推进重要工程建设 夯实供水高质量发展基础

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供水先行。今年7月,历时1700多个日夜,在3000多名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广州北江引水工程(水源工程)迎来全线通水,广清两市“共饮北江水”的愿景变成现实。北江新“顶流”的到来,进一步巩固了广州“三江四源”的供水格局,也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源头活水”。“很少人知道,广州其实是一个缺水型城市,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快速增长、用水量和排污量剧增,广州面临严重的结构性缺水挑战。为破解水资源瓶颈,我们于2019年开工建设广州北江引水工程(水源工程),为广州北部地区引入北江优质饮用水源。”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广州北江引水工程(水源工程)项目总投资约23亿元,输水主线路长约26公里,由取水头部、引水隧洞、前池、加压泵站、调压塔、输水管道,以及输水隧洞等组成。取水头部位于清远武广高铁北江桥上游约600米处北江左岸,该处河床较稳定、岸坡地质情况较好,水质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地表水Ⅱ类标准,流量满足远期100万立方米/天和近期60万立方米/天的取水量。北江引水工程建成后,不仅进一步提高清远北江水资源利用率,有效缓解广州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完善中心城区应急备用水源,也将为沿线地区带来诸多利好,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广州北江引水工程的建设是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实现民生愿景、增进民生福祉、助力“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的生动实践。不仅如此,为夯实供水高质量发展基础,该公司还积极推进西江中途泵站建设工程、北部水厂二期厂区建设工程、南洲水厂新增20万立方米/日产能(常规工艺)建设工程、广钢新城加压站建设等,进一步为广州中心城区注入强大供水保障力量,提升城市供水系统韧性,有效保障水安全。

“绣花功夫”改造老旧管网 提高供水稳定性安全性

城市供水管网是城市经济社会安全运行的生命线,保障千家万户的用水需求。

近年来,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积极探索以城市老旧供水管道改造更新为载体的系统治理措施,创新施工管理模式和思路,在提高城市供水安全保障、降低对市民出行影响中寻求“平衡点”,以“绣花功夫”提升供水管网精细化运管和精准化施工能力,强化供水管网漏损治理,持续畅通城市供水动脉,提高供水稳定性和安全性,奋力开创广州供水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比如,有力推进多个高风险管网“硬骨头”项目,环市中路、天源路、流花路、黄沙大道、三元里大道等项目已陆续完成管道接驳通水。在超50年重点管网项目中,目前临江大道主线段已基本完成管道安装,车陂南路项目也进场并推进施工,助力“攻城拔寨”项目顺利完成。此外,内街管网改造项目成效显著,今年累计已完成棠溪村、天河棠下村、南华西片区、西村片区、彭城片区、东漖北路片区等16个片区共200公里管网改造,预估每天降低漏耗水量超过4.5万立方米。

除了系统实施老旧管网改造,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还加快推进水厂设备升级改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实施西村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完善工程、南洲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完善工程等广州市“攻城拔寨”重点项目,以及厂站泵组变频改造等一系列水厂系统升级改造工程,消除老旧设备风险,优化完善“厂站网联动”精细化供水调度,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和节能降耗,推动生产效能不断提升,提升市民用水幸福感。

推动供水服务到终端改造

畅通供水“最后一公里”

居民用水是民生头等大事,自2019年起,广州市发布《广州市推进供水服务到终端工作方案》,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作为改造工作的实施主体,改造过程中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用水需求,因地制宜优化改造方案,联动各区水务局及相关街道社区形成合力,全面推进供水服务到终端改造工作。在改造中,该公司始终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的用水问题为导向,致力于解决老旧小区水质二次污染、水压不稳等问题,打通供水“最后一公里”。

早前,位于荔湾区西华路466-496号的老楼,由于楼龄已有约40年且没有物业管理,原有的用水加压设施早已废弃,自来水管道也出现了老化,楼内居民用水时经常遇到供水压力不足的情况。“从2022年开始停水越来越频繁,夜晚用水高峰期经常没水,遇到周末、节假日,有时一天十几个小时都等不到水来。”居民周女士介绍。

居民饱受“用水难”困扰,于是通过广州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和广州供水热线96968反映了改造供水压力问题的诉求。“收到居民反映的情况后,我们迅速对照并现场核实,确认该楼栋的条件符合改造要求。”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建管中心工程部副部长庄楚武介绍,2023年8月,由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荔湾区水务局、金花街道办事处等单位组成的专项队伍正式进入西华路466-496号楼,开始供水改造服务。克服重重困难,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仅用十多天就完成楼面的立管铺设和增压水泵安装,2024年1月便顺利完工通水,老楼终于告别“用水难”。

为群众解决用水问题,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如今,广州市供水服务到终端改造工程迎来新进展,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已基本完成中心城区14.2万户老旧小区用户的供水设施改造工作,解决中心城区部分用户由于大楼管网使用时间久、无物管维护所引起的缺水缺压等问题,将量足压稳的自来水送进多个老旧小区,提升约43万用户用水质量。同时,所有入户前的水管及二次供水设施都将移交自来水公司进行维修养护,并负责终身免费服务,解决老旧小区用水的后顾之忧,广受市民好评。

未来方向

接下来,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将继续以实现供水终端“水压稳、水质优、有人管、有人修”为目标,向更高效、科学的二次供水管理模式过渡,有力解决最直接、最现实、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用水问题。同时,将持续加强与政府、社区等各方的沟通协作,共同推动各项供水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为广州“百千万工程”注入“源头活水”,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