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大刀沙岛:
通桥14年,“孤岛”绘就民富画卷

大刀沙岛航拍全景图。

大刀沙岛沿海路有不少鱼塘和游乐设施。

市民在江边露营。

岛民在江上捕鱼,游客在岸边垂钓。

活力水乡 建设“美丽岛屿” 不断提升水乡活力

从磕磕绊绊的石子路,到8米宽的平整沥青马路;从摸黑进村,到明亮路灯照亮通车路;从疏于打理的甘蔗香蕉林,到精心培育的花卉园艺场……这些年,这座曾“与世隔绝”的孤岛变得亮丽富有,大刀沙的快速发展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赵家升介绍,南堤路是大刀沙村重点打造的滨水景观带。沿南堤路前行,左边有个小凉亭,右边是沙湾水道,沿路前行,绿化带设有党建引领乡村文化宣传牌、休闲万里碧道及5个艺术造型雕塑和大刀沙村平面图,呈现一步一景打卡、生态绿洲在身边、十里长廊美如画的景象。

从南堤路62号灯杆左转来到中心路(X943联岛路),公路两边种有紫荆树。每年春天,紫荆花盛开,粉色与白色的花互相映衬,形成十里花廊,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拍照。

这些年,随着路桥的开通、柏油路的铺设、公交车路线开通和物流节点建设等,岛上村民出行更方便了,产品内联外输的道路畅通了,大刀沙岛也迎来了果园、水产养殖、观光农业、休闲露营等项目的蓬勃发展。赵家升告诉记者,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大刀沙村以乡村生态农业观光规划为导向,激发岭南水乡发展活力,把“美丽岛屿”建设作为“头号工程”来抓,并高效运用水乡风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吸引企业投资,推动本村经济发展,增加村民收入。

其中,幸福田园(喜越 ·作物王国)是村委和番禺区喜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村企合作示范项目,主要种植优质水稻,高产量的玉米、番茄、番薯等农作物,年均产出蔬果约4700斤。项目通过打造农事研学体验区,开展学农教育、建立农耕科普与亲子成长教育团队,并创新开发亲子研学教育活动课程。

此外,利用村民闲置的民居聚落,打造自然村落文化特色民宿及田园风光餐饮,为游客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健康美味的绿色农产品。

记者手记

“城”“水”“岛” 和谐共生

海城共生的广州,周边环绕十余个海岛,如番禺“后花园”海鸥岛、被誉为“珠江上的璀璨明珠”的海心沙岛等。今年8月以来,记者先后登上大吉沙岛、观龙岛、沙仔岛、龙穴岛、三民岛和大刀沙岛,对话岛民、游客与基层干部,聆听他们与“城”“水”“岛”和谐共生的故事。

波光粼粼,帆影点点,绿树成荫……这些小岛人美景美,它们的故事和历史也同样吸引人,像一颗颗闪亮的明珠,镶嵌在大海之中,承载着这座城市光荣的过去、鲜活的现在和对未来的憧憬。

“我们的设想是,在不破坏农业保护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岛上特有的自然条件,重点发展观光生态农业,打造集旅游、观光、生态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典型示范区,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谈及未来大刀沙村的发展,大刀沙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家升信心满怀。

这样的好地方,让人心生向往。也期待日后有更多机会,逐一探访这些散落在珠江上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