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作为全省推进的“头号工程”,“百千万工程”正在南粤大地奏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协奏曲”。广州市白云区大源街在上级政府部门指导下,将“百千万工程”作为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围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求,通过以环境为本、以产业为核、以人文为魂的推进策略,探索出一条岭南城乡融合的当代生产生活新范式与田园诗意栖居的现代化路径,把“百千万工程”的“施工图”转化为大源街的乡村振兴“实景画”。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何家贵 通讯员 大源宣
经济活:
咬定“项目经济” 构建街域经济核心体系
“项目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核心。大源街聚焦做大做强街域经济,一体化推进强链、补链、延链,全方位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前三季度,大源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50个,1~10月完成投资总额25.71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达12%,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速达70.7%。
大源街介绍,街道咬定“项目经济”不放松,一方面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强力推进项目招引。街主要领导带队赴厦门、重庆等地考察调研,成功引进厦门富可在白云区投资国际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总部基地项目,投产后预计新增工业产值3.5亿元,税收0.24亿元;再就是坚持“项目为王”,迈向园区特色专业化。加速推进石湖供应链创新产业园、益云科创总部等项目建设。益云科创中心一期已注册入驻企业347家,培育“四上”及准“四上”优质企业44家。成功举办未来城项目、温德姆酒店项目动工仪式,推动1688美妆选品中心开幕运营;同时,持续擦亮特色产业名片。继续巩固全国首个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元“淘宝村”名片,推动传统物流行业向智慧供应链转型升级,建设大源智慧汽车产业园,打响广州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地名号。
机制新:坚持党建引领,树品牌抓治理强联动
大源街城乡融合还从体制机制入手,找准党建品牌焕新出彩发力点、社会治理实现新突破着力点、矛盾纠纷化解新成效突破点,扎实推动改革落地见效。
据悉,大源街一是创新打造“红心源”党建品牌,推动辖内智慧供应链行业组织优势、人才资源、生产要素集聚,助力智慧供应链发展提质加速,获国家级媒体《城市先锋行》专题报道。三大子品牌矩阵“大源模式”“e心向党”“红心智链”做大做强,受到国家级媒体报道;二是,试点建设电梯云监控平台,实时监测电梯运行状态,有效实现电动车入梯自动识别监管及多类型故障快速响应,以智能化赋能乡村治理。率先启动“门前三包”“一店一码”工作,实现“科技赋能、智慧监管、公众监督、共治共享”管理新模式;三是实行“一室三所多部门”联调联动机制,成功打造“电商枫桥”大源模式。成立辖内首个电商行业、物流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强化诉源治理,积极打造“平安园区”“法治园区”。
村庄美:答好生态文明卷,推进农文康旅绿色发展
大源街以答好环境综合整治“优先题”、答好风貌管控“必答题”、答好绿化美化“基础题”、答好美丽圩镇建设“加分题”四张乡村生态文明卷,着力打造沿线景美、村庄绿美、庭院净美的农文康旅品牌,全力推进宜居宜业“美丽大源”建设,谱写新时代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记者了解到,街道推进排水单元创建,市第4号总河长令任务达标企业、达标面积、创建完成率均位居全区前列。沙坑涌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创建大源东路垃圾分类精品路线,全方位打造大源街环境卫生高质量示范区;持续提升农房风貌品质,完成典型村大源村、石湖村农房风貌提升179栋。成功打造大源东路1.5公里示范主街风貌,推进建设军民路“大环境”提升工程;加强大源谷片区村庄绿化工作,在大源村辖内“四旁五边”种植3800余棵绿化树木。打造“党建+生态+产业”绿美生态建设示范点,发动党员群众开展各类主题林营建活动50余场,共建“人大代表林”“同心林”等主题林12个;同时,建设长2.6公里、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的大源洞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农文康旅相结合的乡村旅游经典路线,优化提升大源街人居环境品质。
民生实:聚焦群众关切,提升社区幸福“成色”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大源街聚焦群众关切:一是民生保障持续兜牢。积极搭建就业供需平台,提供岗位信息1600余个,帮扶就业困难人员186人次,劳资案件发生率同比下降13%;实现糖尿病、高血压人群健康管理全覆盖,顺利通过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评估验收,让群众在家门口看病更有“医”靠。二是文化服务持续推进。加强石湖武术文化、歌唱艺术等优秀文化的发掘和传承,加快推进“一镇街一文体中心”、六片山森林公园、大源洞文旅产业建设,谋划打造文旅创意消费集聚区。三是平安建设持续巩固。落实街领导接访制度和重大信访事项领导包案制度,妥善解决60宗信访事项。防范化解各领域安全隐患2.68万件。
力量聚:
广泛动员,强化省内市内省外帮扶协作
街道持续拓展社会各界力量,省内横向帮扶协作、市内纵向帮扶。“大源街深化与鹤龙街、棠景街、石门街‘1+3’结对帮扶以及3个‘村对村’,43个‘社对社’结对共建互促机制,筹集帮扶资金10万元。乡贤捐款超15万元。”大源街介绍,街道推动企业结对深度参与,通过中建七局结对帮扶,筹集资金约1371万元,完成大源东路1.5公里示范主街风貌整治提升;另外,深化校地合作“双向奔赴”,联合大源街商会等出资近30万元,推进与廉江和寮镇对口帮扶;开展多所学校结对帮扶贵州省罗甸县逢亭中学等活动,架起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桥梁。
“大源街在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和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为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大源街表示,街道将继续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