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好人简介:
许磊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胰外科/肝脏移植中心副主任。从事肝胆胰外科工作近20年,许磊波不仅学术成绩斐然、医术高超,更对病患怀有“见彼苦恼,感同身受”的恻隐之心。他以医者仁心帮助患者战胜病魔,挽救无数生命。同时,他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医疗资源从南粤大地带到西藏,带队帮扶当地医疗机构,用实际行动传承“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精神。许磊波曾入选“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先后获评“广州好人”“广东好人”。
本版文、图 信息时报记者 李丹 通讯员 穗文明
“好人说
器官移植为患者带来新生,对于捐献者来说,他们的生命也在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披星戴月,是他的工作“常态”
“许医生医术好,经验丰富,为人亲和。”“他技术高超,待人热情,还乐于助人!”……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提起许磊波医生,患者均给予高度评价。这既是大家对他精湛医术的认可,也是对其高尚医德的称赞。
器官移植被称为“现代医学之巅”,为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据了解,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目前是广东省同时具备心、肺、肝、肾四大器官移植资质的三家医院之一。作为医院肝脏移植中心的副主任,许磊波重任在肩。“有医院领导班子的重视,有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医护人员,有综合实力很强的百年老院为基础……这些都是做好器官移植工作的关键。”许磊波说。
完成器官捐献,医院的OPO(器官获取组织)团队要做大量的工作。首先,由医院脑死亡判定团队做出科学严谨的“脑死亡判定”后,器官移植中心办公室会协助捐献者家属完成多项捐献手续的办理。
器官离开捐献者身体到移植入接受者身体的这段时间,在医学上称为“冷缺血”时间。移植器官的获取、保存和运输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在许磊波的记忆中,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的工作状态最熟悉不过,只有维护好移植器官的功能,才能为移植手术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大医精诚,要让生命走得更远
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往往是重疾患者,出于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患者的恻隐之心,许磊波总是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曾有年轻患者因为承担不了高额的手术费,加上病痛的折磨,一度想放弃治疗。许磊波了解情况后,不仅对患者进行科学专业的医学治疗指导,鼓励其勇敢面对困难,帮助其重拾信心,而且还主动带头为他捐款,为其家庭送去温暖。当得知一些患者发起众筹时,许磊波常常给予支持,发动身边同事好友一起帮助患者渡过难关。
许磊波坦言,器官移植为患者带来新生,对于捐献者来说,他们的生命也在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因此,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器官捐献,希望有更多人成为捐献志愿者,挽救更多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正因为坚守医生职业道德、充满对生命的无限敬畏以及对患者的真诚关爱,许磊波获得众多患者的尊重和肯定。
带队援藏推动基层医疗发展
除了在医疗一线治病救人,2020年9月,许磊波还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将医疗资源从南粤大地带到西藏,带队帮扶当地医疗机构。因为海拔高、气候条件较差,当地很多人生病后不能获得及时的治疗。尤其到了冬天,大雪封山,曾有村民因为感冒而丧失生命。
从低海拔的沿海地区来到高海拔地区,许磊波首先要面对的是高原反应的挑战。他努力克服头痛、胸闷、失眠等身体不适,在对口帮扶期间加紧为当地医生做培训,为他们演示、科普相关的技术和急救措施,希望通过此举为当地培养医疗技术人才,留下“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他用实际行动传承“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精神,让更多人受益。
作为广东省肝胆专科联盟牵头单位核心成员,许磊波还致力于推动广东省县级人民医院肝胆胰疾病相关专科建设,全面提升县级医院肝胆胰疾病诊疗服务能力。多年来,他坚持定期到全省各县级医院进行肝胆胰疾病诊疗相关知识的巡讲,参与县级医院的查房、会诊和手术并积极参加社区义诊活动,为居民普及健康知识,书写“一心为民”的医者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