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东莞监管分局:以高质量金融服务 助力东莞高质量发展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陈武东 金融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血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强有力支撑。近日,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及高质量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东莞监管分局接受了信息时报记者采访。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东莞监管分局介绍,2024年,东莞金融业全面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助力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9月末,东莞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2.63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9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3%和4.39%。 发展科技金融 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记者:请问东莞金融业围绕“东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有哪些规划?请重点介绍今年以来的成绩。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东莞监管分局: 首先,发展科技金融,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近年来,东莞金融业立足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和“制造业当家”要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9月末,东莞银行业共投向制造业贷款余额4837.81亿元,同比增长4.66%。同时,东莞银行机构依托大湾区发展趋势,积极创新产业金融,进一步推进科技、产业、金融“三融合”工作,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新动能;辖内保险机构用好用足科技保险纳入风险补偿的利好政策,大力开展科技保险业务。截至2024年9月末,辖内银行机构向科技企业投放贷款余额2879.64亿元,同比增长18.55%。2024年1~9月,辖内保险机构累计为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4378.94亿元,同比增长59.97%。 其次,发展绿色金融,助力“绿美东莞”。东莞银行业聚焦绿色金融发展,探索绿色低碳投融资新模式、新路径,为广东绿色发展和经济转型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东莞保险业针对潜在环境风险程度高、易发生突发污染事故的企业,试点推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截至2024年9月末,辖内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余额2438.51亿元,同比增长15.02%;辖内保险机构累计为企业提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风险保障12.19亿元,同比增长9.58%。 此外,深耕普惠金融,惠及千家万户。东莞银行业积极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活动、普惠金融县乡专项行动等,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截至2024年9月末,辖内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391.57亿元,推进东莞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政策落地,助推以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等重点领域为主的1.9万家企业列入首批市风险补偿白名单,增强银行“敢贷”信心。 立足东莞城市特色 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截至目前,东莞2024年金融业的发展情况如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东莞监管分局: 2024年,东莞金融业全面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助力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先,立足东莞城市特色,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9月末,东莞银行业共投向制造业贷款余额4837.81亿元,同比增长4.66%。同时,以科技金融为支撑点,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新动能。截至2024年9月末,辖内银行机构向科技企业投放贷款余额2879.64亿元,同比增长18.55%。2024年1~9月,辖内保险机构累计为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4378.94亿元,同比增长59.97%。例如,中国银行东莞分行通过科技赋能、系统共建创新打造银政场景共建、银校场景共建、医疗场景建设业务模式,成功上线东莞公证处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项目。 其次,全力支持市场主体经营发展,助力稳定经济大盘。发展普惠金融,开展金融支持育首贷、拓更新、助技改、促消费专项行动等活动,持续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截至2024年9月末,辖内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391.57亿元,同比增长15.39%;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875.39亿元,同比增长4.16%。支持稳外贸,前三季度累计为外贸企业提供表内外资金2971.61亿元,为外贸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强力后盾;有序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共承保8971家外贸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387.64亿元。持续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拓展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莞家福”保障范围,新增“港澳药械通”责任保障,针对2023年、2024年连续参保且未获赔的参保人进一步降低起付线,由1.5万元下调至1.4万元;2024年累计参保人数达87万人,累计赔付19.4万人次,赔付金额达2.23亿元。 此外,深入贯彻房地产相关政策,推动房地产平稳健康转型发展。推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全力支持应续建项目的融资和竣工交付。截至2024年9月末,已完成三批次、24个白名单项目推送,融资需求合计116.92亿元;全部完成授信审批,已放款项目18个,已发放贷款83.43亿元,融资落地率71.36%。 同时,推进乡村振兴惠民生,支持“三农”和“百千万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活动、普惠金融县乡专项行动,引导金融机构更好满足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等各类普惠群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截至2024年9月末,涉农、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0.09%、28.78%。辖内农险保费收入4091.7万元,提供风险保障9.24亿元,农业保险赔付支出3792.46万元,灾后救助、支持复产功能作用显著发挥,为“百千万工程”提供有力金融支撑。例如,东莞农商行在全市范围开展“整村授信”工作,目前共计与592个村组(社区)达成“整村授信”合作意向,覆盖率达100%,贷款支持超5.18万户村民。 最后,支持金融服务互联互通,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引导辖内保险机构在政策允许、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对接大湾区居民需求,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推出客户群涵盖港澳居民的保险产品或专属产品,平安人寿、中国人寿等9家保险公司推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医疗、专属重疾保险等险种。截至9月末,大湾区专属重疾险累计承保保额43.91亿元,跨境医疗险累计承保保额41.25亿元。加大跨境融资力度,助力企业双向互通,辖内银行业机构向港澳资企业贷款709.04亿元,同比增长6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