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行:东莞年度核心竞争力标杆银行案例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行(下称“东莞工行”)自1984年成立以来,40年风雨兼程,已经成长为工行全国系统内效益规模最大的二级分行。该行始终秉持“扎根莞邑,服务社会”的经营宗旨,以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为广大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为己任,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金融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当前,东莞工行正为1000多万个人客户和逾17万公司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金融服务,帮助客户管理存款资金超过2900亿元,提供各项贷款超过2500亿元。今年以来,东莞工行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实效促进主力军和压舱石作用发挥,加快推进智能化风控、现代化布局、数字化动能、多元化结构、生态化基础“五化”转型,前三季度经营发展基础更实、质量更高。 给足金融供给,为实体经济加动力 东莞工行持续发挥大行支柱和引领作用,不断加大对制造业、科创、重大项目、普惠、绿色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支持。有力支持制造业,到2024年10月末,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已超过460亿元,不断加大对重点板块的“输血供氧”。有力支持科创产业,该行“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分别超50亿元和330亿元,以实际行动做优科技金融大文章。有力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到2024年10月末,该行已累计审批重大项目30余笔,重大项目贷款余额超40亿元。有力支持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发展,到2024年10月末,该行绿色贷款和金管局口径普惠贷款余额分别超510亿元和640亿元,为绿色、普惠金融领域呈上优异答卷。 强化金融服务 为民生福祉增活力 东莞工行积极响应国家决策部署,融入发展大局,多措并举促消费、惠民生,推出个人结售汇折扣、丰厚信用卡权益等服务,特别是结合当下“以旧换新”等消费热点,大力推广优惠消费分期。截至今年10月末,该行已累计投放分期超58亿元,助力城市“烟火气”进一步释放。 此外,东莞工行聚焦“新市民”等客群需求,全方位支持老有所依、住有所居、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以金融力量助力东莞市民美好生活。同时,东莞工行高度重视金融“活水”浇灌全市基础设施建设,为打造美丽东莞添砖加瓦,今年成功中标东莞市污泥集中处理处置项目,彻底破解东莞全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难题。 推进转型发展,为自身发展添实力 东莞工行紧紧围绕全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持续提升综合化金融服务,依托工行全球服务网络,赋能企业跨境财资管理和全球经营发展。联动境外分支机构,在政策咨询、跨境资金汇划、汇率风险管理和跨境融资方面,为东莞“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专业化、一体化、全球化服务,成为其坚实的金融后盾。此外,该行全辖百余家营业网点均提供常用外币现钞免预约提钞服务,不断提升客户外币现钞支付体验。
-
东莞市委金融办:持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更加精准高效支持科技创新
2024年以来,中共东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下称“东莞市委金融办”)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初心、竭力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严守风险防控底线,全面助力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及高质量发展,东莞市委金融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该办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持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更加精准高效支持科技创新,以一系列金融服务“组合拳”,助力东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 系列“组合拳”,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 首先,大力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数字金融促进信用贷款投放,依托“信易贷”“粤信融”“中小融”等数据共享平台,完善中小微企业信贷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加大对小微企业首贷、续贷和信用贷款的投放力度。截至10月末,“中小融”平台东莞累计注册企业数40658家,企业累计向25家入驻金融机构申请融资11790笔,总额达193亿元,授信余额76.82亿元。 其次,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带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稳中有降,10月,东莞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3%,比上月下降3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60个基点。推动辖内银行机构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开展“总对总”合作,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符合条件企业的融资增信支持力度,不断加强深化银担合作,对应融资担保费率不高于1%。截至9月末,东莞注册的融资担保机构的批量化担保业务当年放款1570笔、同比增长673.40%,合计金额25.685亿元、同比增长450.79%。 此外,资本市场持续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发掘企业上市后备资源。聚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瞪羚企业等优质企业,组织镇街园区发动符合产业政策、成长性好、公司治理结构健全、运作规范且有上市意向的企业申报,有序开展资料审核和现场评审准备工作。目前已累计认定了十八批共506家上市后备企业。 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初心,全面助力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先,全市金融总量合理增长。截至10月末,东莞本外币贷款1.93万亿元,同比增长4.8%,本年新增贷款867亿元,居全省地级市第2位;本外币存款2.83万亿元,同比增长9.1%,本年新增存款2218亿元,居全省地级市第1位。 截至目前,东莞拥有各类持牌金融机构168家,其中银行机构48家、证券期货机构53家、保险机构67家。地方金融组织有小额贷款公司12家、融资担保公司法人机构9家、融资租赁公司法人机构8家、典当行法人机构45家、纳入监管名单商业保理公司2家,金融机构密集程度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其次,全市资本市场“东莞板块”持续扩容。截至10月末,新增A股上市企业4家,增量居全省地级市第一、全国第五,推动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62家,境内外上市公司达84家,居全省地级市首位;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9家,全市挂牌企业总数达80家,增量全省第一,总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2024年9月,东莞资本市场三十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本次活动不仅为东莞资本市场“庆生”,表彰一批为东莞资本市场奉献多年的上市群体,还正式发布《智造传奇——世界工厂30年资本跃升录》新书,记录东莞资本市场30年的风雨之路,致敬东莞资本市场的建设者和参与者。 此外,以金融“活水”持续助企纾困。将莞企转贷专项扶持资金政策延长实施至2027年末,对东莞面临短期资金周转困难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最长10个工作日、单笔金额最高2亿元的转贷资金支持,截至2024年10月末,累计向853家企业发放了3409笔短期贷款用于转贷,金额合计1099.69亿元。 同时,大力推动金融领域双向开放合作。支持东莞银行香港子行牌照获批,东莞银行成为境内唯一在香港设立独立法人银行的城商行,通过境内外联动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更高效满足东莞企业、市民各类跨境融资结算需求,更好地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信息时报记者 陈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