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5: 广东两会
  • 以广州担当讲好广州故事、大湾区故事、中国故事

    省人大代表黄海妍: 通过“授权开发、委托经营”开发文创精品 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是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陈家祠通过“授权开发、委托经营”模式,借助充沛的观众量和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开发文创产品。截至2024年年底,陈家祠共销售文创产品110万件,销售总额达4344万元。 如何让社会力量更好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省人大代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海妍分享了三点体会。首先,要加强需求侧的充分分析,“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客流量,观众性别、年龄、来源地等数据,了解他们对文创产品的需求和喜好,由第三方机构进行分析,作为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参考。”其次,做好供给侧的深入研究,“一方面政府出台的制度已经为社会资本的参与和投入做好了制度指引,另一方面要不断发掘陈家祠的历史文化内涵,启发设计人员的创新思路。”第三,要做好售后服务,“每年我们都做观众满意度调查,了解观众对产品品类、材质、功能和价格等方面的评价。” 省人大代表姚志强: 行业大模型及AI智能体不断涌现 人工智能企业如何保持技术先进性?省人大代表、云从科技广东公司总经理姚志强表示,2024年,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迎来重要节点,AI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迭代速度在不断加快,投入更小、更加垂直化的行业大模型及AI智能体不断涌现,特别是在教育、医疗、金融等关键行业,定制大模型项目层出不穷。 广州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热土。姚志强说,云从科技首发的从容大模型在过去一年不断赋能广州实业,助力银行、制药等行业智能化转型。同时,与华为昇腾联合发布从容大模型训推一体机,并陆续在司法、电商、制造等多个领域推出AI智能体。新的一年,立足广州,云从科技将积极投身AI智能体、跨模态交互等新技术,不断推动跨界融合,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 省人大代表余子炜: “新八级工”打破技能人才发展“天花板” 在“制造业立市”的背景下,如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在广州,我亲身体会到,这个城市给予我们产业工人更多的尊重和认可。”省人大代表、广州柴油机厂股份有限公司制造部副部长余子炜表示,在广州,他亲眼见证了“新八级工”等职业技能等级序列成为制度规范,这一举措打破技能人才发展的“天花板”,让技能人才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余子炜建议,政府应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完善产业工人、技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启动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深入实施技能中国行动。职业学校需紧跟产业发展趋势,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确保学生所学技能契合市场需求。企业方面,他认为,需要深化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完善产业工人的培养和晋升机制,鼓励员工参加技能培训和学历提升。产业工人也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掌握新技术、新工艺,以适应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需求。 省人大代表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 建议把龙舟带来的“大流量” 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能量”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龙舟赛、英歌舞等岭南传统文化活动火爆出圈’,让我印象深刻。”省人大代表、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许莉俊建议,应大力支持发展龙舟经济,带动餐饮、住宿、娱乐、金融、文化、体育等产业协同发展。 许莉俊说,广东、广州有很好的资源禀赋、经济环境和群众基础,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各级联动,对龙舟经济进行统筹开发,将“广东龙舟文化”作为一个大的公共文化IP和名片进行推广,把龙舟带来的“大流量”,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能量”。同时,可以结合今年举办的十五运会,做好推广和传承工作。 “近年掀起的博物馆热,让博物馆文创产品大受欢迎,文化是广州一张亮丽的名片。”省人大代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海妍建议,广州要把博物馆、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等文化资源整合并统筹利用好,做好场馆周边建设,优化服务设施,迎接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 “广东GDP迈上14万亿新台阶,我们倍感自豪。”省人大代表、民革广东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李键说,他特别关注南沙的开发开放,希望广州争取更多事权和立法权限,进一步激发南沙发展活力。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省人大代表、广东粤华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埔发电厂厂长谢传亿希望能尽快推进落实,并建议列入2025年度的十件民生实事。 “现在群众对预制菜有一些疑虑。”省人大代表、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长隆酒店厨师长黄惇敏建议政府部门出台相关规范,明确预制菜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相关要求,落实监管责任。

  •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黄楚平说,过去一年,省人大常委会聚焦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全面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深入推动代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扎实开展“绿美广东·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四级人大联动、五级代表行动,按照“集中一个月、履职贯全年”安排,全省13万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共植树128.6万株,建成“人大代表林”2682个,11.98万名代表参加集中履职活动,收集群众建议2.86万件,当月推动落实1.98万件。坚持“提、办、督、激”全流程闭环推进,一揽子出台规范省人大代表建议处理工作流程等4项制度,重点督办“加大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治理力度”等7项代表建议,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4件议案、1042件建议全部办理完毕,持续推动代表议案建议“两个高质量”。精心做好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常态化邀请代表列席省人大常委会会议,158批734名代表参与人大立法、监督等工作和“一府两院”调研、座谈、旁听等活动,组织5批次43名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全国人大学习班,举办省人大代表专题培训班,不断激发代表履职活力、提升履职能力。 黄楚平说,过去一年,省人大常委会聚焦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省域样板,制定并实施“六个一”举措,着力构建“代表常在、群众常来、实事常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广东实践模式。积极推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我省增设两个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拓展法规征求意见“一法一码”新形式,总结推广代表联络站赋码编号和“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等创新做法,全方位建好用好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创新开展省级民生实事评议工作,通过“市县乡人大代表票决+省人大常委会评议+民生微实事立办”的三重架构,在全国率先形成省域全覆盖的民生实事闭环机制,全链条构建民生实事动态落实机制。举行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暨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5周年系列活动,组织34个国家(地区)议会团组334人次参访人大,全维度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 黄楚平说,过去一年,省人大常委会紧扣“四个机关”目标定位,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和“四强”党支部创建活动。出台关于加强设区的市区域协同立法工作的指导意见,率先修订省备案审查条例、听取审议省政府备案审查工作专项报告和开展镇街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依托国资联网系统开展绩效评价等,圆满完成全国人大4次全国性重要会议活动承办任务,19项工作在全国人大作经验交流。在全国率先全方位建成数字人大民主民意平台,1.2万多个网上代表联络站、200多个网上基层立法联系点投入使用,“粤当家”小程序访问量突破百万人次,为人大工作提质增效提供数智支撑。 黄楚平说,2025年省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紧扣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省域样板,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在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取得新成效,为广东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黄楚平说,新的一年,省人大常委会要在学思践悟上加力提效,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紧跟省委工作重心创造性开展立法、监督等工作,不断提高人大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要在深化立法领域改革上加力提效,预安排审议粤港澳大湾区海上救援合作条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县域经济振兴条例等法规19件,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要在强化精准监督上加力提效,预安排监督项目31个,开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专题询问,检查“广东省海岸线保护和利用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群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并作出决定等。要在深化代表工作上加力提效,谋深研细做实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省域样板的新机制、新平台、新载体,开展“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要在坚持守正创新上加力提效,继续深入实施机关效能提升三年行动,开展数字人大二期建设,强化“四个机关”建设。 黄楚平强调,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正确领导下,奋发有为、攻坚克难,不断开创广东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次全体会议经表决,通过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设立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的决定,通过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人选的表决办法。

  • A1: 头版
  • A2: 广东两会
  • A3: 广东两会
  • A4: 广东两会
  • A5: 广东两会
  • A6: 广东两会
  • A7: 广东两会
  • A8: 广州新闻
  • A9: 广州新闻
  • A10: 2025春运
  • A11: 广州新闻
  • A12: 家电/通信
  • A13: 时尚
  • A14: 地产
  • A15: 天天福彩
  • A16: 公益体彩
  • B1: 新东莞
  • B2: 关注
  • B3: 关注
  • B4: 专题
  • B5: 专题
  • B6: 金融
  • B7: 金融
  • B8: 金融
  • Z1: 工商广告
  • Z2: 工商广告
  • Z3: 版花广告
  • Z4: 信息时报
  • Z5: 信息时报
  • Z6: 信息时报
  • Z7: 信息时报
  •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