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7: 金融
  • 东莞平安人寿2024年理赔年报出炉

    □信息时报记者 陈武东 通讯员 梁咏闲 近日,东莞平安人寿发布2024年理赔年报(下称“年报”)。年报显示,2024年,东莞平安人寿理赔服务客户9.8万人次,赔付金额达9.9亿元、豁免应缴保费2亿元,其中单件最高赔付562.3万元。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身故赔付1046件,赔付金额1.6亿元。从各区间身故赔付金额来看,赔付10万元以下的件数占比达65.4%,赔付50万元以上的件数为4.1%。“可见,身故保障缺口大,尽快补充足够的身故保障是重中之重。”东莞平安人寿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从性别来看,男性身故赔付件数占比达72.3%,远超女性。男性多为家庭支柱,完善身故保障之际,可通过年金及增额终身寿险,让保障与传承两不误,延续爱与责任。 次外,年报显示,2024年重大疾病赔付金额占总赔付金额的56.6%。从性别来看,女性重疾赔付件数比男性高出8.2%;从年龄来看,41~60岁年龄段重疾更为高发。在前5大重疾中,恶性肿瘤居于榜首,赔付件数占重疾赔付件数的61.6%。重疾件均赔付12.2万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如何规划真正适合自己的重疾保障,从“有保障”到“足保障”,让保障发挥最大作用,值得大家深思。 对于商业保险来说,医疗险理赔同样值得关注。2024年,东莞平安人寿所有赔付的案件中,医疗赔付件数占比达93.8%。从该公司客户的医疗诊治花费中看,医保报销占比53.3%,商保理赔为30.7%,客户自费部分达16%。“可见,客户商业医疗保障仍存在不足。建议大家选择可报销基本医疗保险规定赔付范围外的商业医疗险,并搭配百万医疗保险,以更全面地弥补医疗费用的损失。”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据悉,2024年,东莞平安人寿秉承“三省”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各项特色理赔服务——闪赔、医院直赔、重疾先赔等,为客户解决理赔时效长、手续繁琐、治疗资金压力大等理赔痛点难题。 年报显示,2024年闪赔件数41055件,闪赔金额近1亿元,最快用时仅1.8分钟;医院直赔类似社保结算,有2345位客户在直赔医院申请直赔,出院即完成商保赔付;重疾先赔赔付金额为1.6亿元,最快次日即完成重疾案件审核。此外,东莞平安人寿不断开拓东莞驻点合作医院,目前开通驻点理赔服务医院达13家,通过在驻点合作医院设立理赔服务点,实现理赔服务的前置化,出院即理赔,切实为广大客户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温暖的理赔服务。 东莞平安人寿表示,2025年仍将秉持金融为民的初心,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深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建设,不断提升客户理赔体验,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服务。

  • 平安人寿发布首款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

    昨日,记者从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东莞中心支公司获悉,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人寿”或“公司”)宣布,积极响应国家对于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战略部署与政策要求,公司首款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平安盛世优享养老年金保险(分红型)(下称“盛世优享”)于1月16日上市,旨在满足广大金融消费者多层次、多元化的个人养老金储备及养老保障需求,并助力税收优惠政策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平安人寿党委书记杨铮表示,平安人寿践行“保险姓保”理念,深耕“产品+服务”策略,持续丰富养老产品供给,为客户带来“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优质产品及服务体验,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专业让养老更简单 养老金的储备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介绍,商业养老保险是个人养老金产品的重要形态之一,在养老需求匹配方面具备三大天然优势:一是专项储备,商业养老保险以合同形式约定养老方案,按合同约定的时间、约定金额给付给约定的人;二是安全稳健,商业养老保险多为传统型或分红型险种,可助力财富长期稳健增值;三是期限匹配,商业养老保险多为长期产品,保险期限适配退休年龄,契合养老需求的长期性。 据介绍,作为平安人寿旗下首款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盛世优享具备“当下省钱、未来省心”的鲜明特点,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具价值的养老资金储备选择。 “当下省钱”。客户可在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缴存后,选择购买盛世优享,切实享受税收优惠。根据个人养老金政策,客户在交费期间每年最高可实现节税5400元。此外,盛世优享支持多达9种交费期的灵活选择。无论是经济实力较为雄厚、期望短期内完成储备的客户,还是更倾向于细水长流、长期稳定投入的人群,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交费方式。 “未来省心”。一方面,通过保单利益的兑现,盛世优享可为客户提供充足的资金安全感。养老保险金可选择一次性领取或年领,领取期间、领取金额均明确写入合同,客户未来退休后,仍可享受稳定现金流,真正做到安享晚年。该产品还具备保单分红功能,客户可参与分享公司分红保险业务的经营成果,提升个人养老资金储备增长潜力。 另一方面,符合特定条件的盛世优享客户,可享受“臻享家医”服务权益,获得专业医疗团队的健康咨询、定期体检、就医指导等服务,为家庭健康增添保障,未来养老生活更加游刃有余。 深耕养老金融30载 作为养老金融的头部企业,平安人寿从1995年第一张养老保单开始,精耕养老市场30年,陪伴养老险客户约1400万。30年来,平安人寿践行金融为民初心,基于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持续丰富产品供给。近年来,更是依托平安集团医疗生态圈,充分拓展保险的内涵与外延,将保险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与此同时,公司持续优化资产负债匹配,投资业绩保持稳健水平,致力于为分红险保单持有人创造长期稳健的投资收益。 在养老产品供给方面,平安人寿持续扩大保障产品的保障范围和力度,推出一系列养老年金产品,以稳定的现金流给付,支持人民群众养老财富积累。适时推出分红型终身寿险,以及税优医疗险、税优护理险等产品,充分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元化的保险保障需求。截至2024年末,平安人寿承保的有效重大疾病保险保单达6000万件、总保额超8.7万亿元,为大量客户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近年来平安人寿通过对财富及养老类产品进行适老化改造,客户最高可投保年龄提高至80岁,进一步扩展财富及养老类产品客户群体。 在养老服务建设方面,平安人寿依托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优势,持续探索升级“保险+医疗健康”“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品质康养社区”服务模式。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平安寿险健康管理覆盖超1950万客户;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75个城市,累计超15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客户整体评价良好;平安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已在5个城市启动,均陆续进入建设阶段,拟于2025年起逐步开业。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作为标准制定者,创新推出居家养老“联体”模式,携手产学研各方,持续共建居家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和生态。 在投资赋能方面,长期以来,平安人寿积极履行金融企业的天职和使命,通过多元化投资手段,将资金运用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超过4.8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余额超万亿元,参与建设京沪高铁、支持轨道交通等优质国家战略项目建设,为实体经济“输血”“增氧”。同时,公司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投资业绩保持稳健水平,致力于为分红险保单持有人带来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让养老保险客户群体共享公司经营发展成果。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个人养老金制度是由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也是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之一。该制度实行个人账户制,交费完全由参加人本人承担,参加人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实行完全积累。此外,参与个人养老金计划,能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且年年交费年年可节税,也是该制度为居民个人带来的重要利好之一。 2024年12月1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下称《通知》),将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向全国。《通知》明确,自2024年12月15日起,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均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且其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范围从36个先行城市(地区)同步扩大到全国。 平安人寿介绍,随着个人养老金全面开闸,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未来两年内或将迎来个人养老金的“缴存年”和“投资年”,居民的参与热情有望得到更大程度激发,将进一步夯实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平安人寿响应政策要求、立足市场变化,适时推出旗下首款个人养老金产品“平安盛世优享养老年金保险(分红型)”,通过专业的保险保障和服务,助力客户悠享品质晚年。未来将继续以养老承诺践行者的担当,为广大客户送去“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产品与服务,守护万家幸福平安。 信息时报记者 陈武东 通讯员 梁咏闲

  • A1: 头版
  • A2: 广东两会
  • A3: 广东两会
  • A4: 广东两会
  • A5: 广东两会
  • A6: 广东两会
  • A7: 广东两会
  • A8: 广州新闻
  • A9: 广州新闻
  • A10: 2025春运
  • A11: 广州新闻
  • A12: 家电/通信
  • A13: 时尚
  • A14: 地产
  • A15: 天天福彩
  • A16: 公益体彩
  • B1: 新东莞
  • B2: 关注
  • B3: 关注
  • B4: 专题
  • B5: 专题
  • B6: 金融
  • B7: 金融
  • B8: 金融
  • Z1: 工商广告
  • Z2: 工商广告
  • Z3: 版花广告
  • Z4: 信息时报
  • Z5: 信息时报
  • Z6: 信息时报
  • Z7: 信息时报
  •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