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4: 专题
  • 东莞横沥:2025将奋力谱写中国式 现代化的“横沥新篇章”

    □文/图 信息时报记者 陈武东 通讯员 横沥宣 近日,中国共产党横沥镇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暨镇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介绍,2024年,东莞市横沥镇聚焦经济运行,强化监测调度,抢抓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全力拼经济、谋发展,全年整体经济形势稳中向好。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横沥镇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横沥新篇章。 回顾2024: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经营主体首次突破4万户 2024年,横沥镇在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抓党建、严作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强调度、优服务,推动经济发展态势稳中向好;上项目、增产能,推动“投资年”行动有力有效;出实招、促融合,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促改革、破难题,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听民意、办实事,推动社会公共服务提质扩容;谋善治、筑和谐,推动平安横沥建设成色更足。全镇上下拼搏进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过去一年,横沥镇工业经济基础不断夯实,获评市“制造业当家”先进集体,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镇经营主体首次突破4万户。全镇现有重大项目54个,总投资148.9亿元;年内重大项目新开工10个、建成投产16个,增资扩产项目动工8宗、签约14宗,综合完成情况均排名全市前列。 展望2025: 以工业立镇为根本 推动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2025年,横沥镇将坚持以工业立镇为根本,牢牢把握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全力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抓好新兴产业培育,推动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把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机遇抓紧抓实,推动发展动能积厚成势;坚持以品质提升为支撑,不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城市综合环境,推动城市环境深度美化;坚持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聚焦城乡融合发展方向,充分发动全社会参与,进一步整合资源力量,激发镇村联动强大动能,推动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坚持以民生实事为导向,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坚持以平安建设为抓手,以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为工作目标,抓实抓细综治维稳和平安建设各项工作,推动社会大局长治久安。 新的一年,横沥镇将持续壮大模具、电子信息、智慧光电、食品饮料四大支柱产业,大力扶持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具有横沥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序推进总投资46.24亿元的4272亩(1亩等于666.67平方米,下同)西部现代化产业园,储备计划总投资27.55亿元的6038亩北部现代化产业园,积极谋划占地面积约6526亩的南部现代化产业园,全力打造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三大现代化产业园区。同时,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问题,统筹经济基础薄弱的长巷、田饶步、六甲、水边4村,谋划打造东部生态新市镇,推动项目统筹规划和351公顷(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启动区建设。 深入挖掘“牛文化”内涵,大力塑造“趁墟”沉浸式新场景、新热点,打响“百年牛墟·活力横沥”文化IP。完善城市会客厅整体布局及配套设施,传承牛墟记忆。深入实施教育扩容提质,紧跟户籍制度改革后的需求变化,预计新增学位2610个。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横沥医院改建工程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预计新增床位160个。持续优化交通环境,在7个村试点建设立体停车楼。

  • 凤岗:首创三同步长效管理机制 打造清爽舒适“天际线”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凤岗镇委镇政府认真落实东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六大专项行动”部署,通过创新统筹机制、整治模式、监管办法,展开全镇“三线”整治工作,全力打造清爽舒适“天际线”,高标准实现全镇三线整治工作全覆盖。 首创“整治、建设、监管”三同步长效管理机制 “三线”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凤岗累计绑扣通信线530.927公里(1公里等于1000米,下同),新建通信管24.905公里、迁改线缆397.95公里、整理及新建设备设施10118个,清理废弃拆除废弃线缆2078.03公里、拆除通信线杆250根,高标准完成全镇“三线”整治工作。 “三线”乱象是指街头巷尾三线(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蜘蛛网”交错复杂,不仅造成“视觉污染”,影响市容市貌,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可以说,“三线”整治既关乎市民住行安全、城市形象,也关乎居民、村(社区)、运营商等各方利益,要平衡处理好并非易事。 此前的“三线”整治,以捆扎绑扣、清理废线为主,投诉一处、处理一处,由于缺少有效监管,问题时常反弹。为巩固整治工作成效,由点到面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面貌,排除安全隐患,凤岗镇首创“整治、建设、监管”三同步长效管理机制,包括创新统筹机制、创新整治模式、创新监管办法等具体实施内容。整治过程中,运营商同步建设足够通信资源,属地村委同步监管,确保规范施工,降低对市民群众的影响。 创新“环屋公共路由”模式,见奇效立奇功 凤岗创新统筹机制,实现整治标准的统一、“镇、村、运营商”协同治理,从根本上确保施工的进度、质量,降低了对群众的影响。由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牵头,安排1名专职干部,抽调6名业务骨干,成立“三线”整治工作专班。整治以来,共召开联席会议23次,开展问题点整治联合行动56次,建立各类整治台账6000余条,为整治工作打下基础、指明方向。 在“三线”整治过程中,凤岗探索出“环屋公共路由”模式。以往“三线”整治建设成本较高,不利于在出租屋密集、人口流动大的区域推广,整治后的线缆难以满足需求。该镇油甘埔村龙水路出租屋片区在原有通信路由基础上,结合该片区布局及房屋主体架构,在28栋房屋三面以上外立面设置架空路由,每4~6栋建设一处箱体集中安装点,既满足片区所有用户需求,也为后续扩容预留足够空间。 据介绍,环屋路由建设让布线更合理、更优化,让废线及线杆得到全面清理,达到安全、有序、美观的效果,有效解决“最后一百米”线缆问题。该环屋路由项目镇、村总投入仅约1.4万元,平均每栋房屋约500元、每间出租屋约24元,性价比相对较高。 “环屋公共路由”为全镇探索出一套成本低、效果好、可复制、可推广的“三线”整治模式。现在,该模式已在凤岗3个住宅片区复制推广,并计划在全镇各村逐步推广。“环屋公共路由”模式还得到东莞市工信部门的高度认可并在全市进行推广。 打造信息化监管平台,共管共建共治巩固“整治”成果 为了巩固“整治”成果,凤岗还创新提出“实时管”和“回头看”并重的监管办法,制定《凤岗镇通信线、电视线监管方案》,建立完善村(社区)与运营商日常联系机制。目前,凤岗已获批开展全市“三线”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试点,打造信息化监管平台,搭建起各方整治监管的桥梁。 通过建立“三线”治理信息系统,实现“实时管”的监管目标,有效避免环节之间的脱节与延误,提高整体工作协同性与流畅性。同时,有效发挥属地村委监督“前哨”和整改“末梢”作用,规范运营商施工流程,新建设施同步报备,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此外,结合“实时查”和“回头看”,形成镇村联动的“日常巡视监管—问题及时反馈—管线单位快速响应”的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防止“三线”问题反弹。 信息时报记者 刘桂平

  • A1: 头版
  • A2: 广东两会
  • A3: 广东两会
  • A4: 广东两会
  • A5: 广东两会
  • A6: 广东两会
  • A7: 广东两会
  • A8: 广州新闻
  • A9: 广州新闻
  • A10: 2025春运
  • A11: 广州新闻
  • A12: 家电/通信
  • A13: 时尚
  • A14: 地产
  • A15: 天天福彩
  • A16: 公益体彩
  • B1: 新东莞
  • B2: 关注
  • B3: 关注
  • B4: 专题
  • B5: 专题
  • B6: 金融
  • B7: 金融
  • B8: 金融
  • Z1: 工商广告
  • Z2: 工商广告
  • Z3: 版花广告
  • Z4: 信息时报
  • Z5: 信息时报
  • Z6: 信息时报
  • Z7: 信息时报
  •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