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内接闪6次”会影响建筑安全吗?
主动“接闪”,广州塔“雷打不动”
  广州塔在雷雨天气“接闪”。图/“广东天气”微博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叶佳茵) 近日,广州塔在一小时内接闪6次引发街坊关注。记者从广州塔方面了解到,这是广州塔主动“接闪”的体现。塔顶的“引雷针”能主动吸引雷电,其作用是在雷电发生时,主动吸引雷电并将其导入地下,从而保护建筑的安全。

  同时保障游客和建筑安全

  据介绍,广州塔作为一座超高层的地标性建筑,其防雷安全措施非常完善。在设计阶段,广州塔就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雷电风险的评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防雷体系。具体来说,广州塔在塔尖部位安装了一种名为“引雷针”的装置,它也被称作“接闪杆”,其作用是在雷电发生时,主动吸引雷电并将其导入地下,从而保护建筑安全。

  除了引雷针,广州塔的防雷系统还包括接闪带、接闪网等屋面接闪装置,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或钢结构作为引下线,配合接地装置,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的防雷体系。这些设施在雷电发生时协同工作,确保了广州塔的防雷安全。因此,即使广州塔被雷电“击中”,实际上是一种专业的“接闪”现象,并不会对塔体造成损害,游客和建筑本身都非常安全。

  智能系统自动启动防雷措施

  同时,广州塔的结构设计在当时充分考虑防雷击的需求。塔身采用了钢筋混凝土和钢材的混合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坚固耐用,而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广州塔在建造时材料的选择也十分谨慎,施工单位选用了耐高温、耐高压的材料。虽然闪电的电流可达2万安,但是这些材料在经过接闪后,能够在高温高压下保持稳定,不易熔化或变形。此外,这些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够快速地将电荷导入地面,减少雷电对塔身的损害。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塔还配有智能监测防雷系统,这在当时乃至现在也是智能化标杆,能够实时监测雷电活动,预测雷击的可能性。一旦监测到雷击风险,系统会自动启动防雷措施,如关闭部分设备、引导游客撤离等,以减少雷击带来的损失。并且,广州塔的管理团队定期也会对防雷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