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季度处理投诉逾19万件挽损1.17亿元
信息时报讯(记者 陈子垤 通讯员 粤消宣)记者近日从广东省消委会获悉,2024年第一季度广东全省各级消委会共处理消费者投诉191460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17亿元。其中,住宿交通投诉激增、黄金首饰类投诉增长速度快。 住宿交通投诉激增 一季度,广东各级消委会处理旅游服务投诉2266件,同比增长524.24%。主要反映问题有:一是住宿酒店临时涨价毁约,违反诚实信用规定,影响消费者出行住宿安排;二是旅行社不履行宣传行程安排,擅自减少观光景点,途中收取不合理费用或强制消费;三是交通票务价格不透明,退改标准不统一,强制收取不合理高价;四是机场、高铁等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管理不规范,交通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消委会提示: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旅行社出游,通过书面合同明确行程安排,谨防低价陷阱;通过线上预酒店后,电话联系进行确认;交通出行时保管好随身证件和物品,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以免发生意外事故;遇到收取不合理高价等纠纷时应冷静应对,及时与商家进行沟通,并保留好证据,理性合理维权。 演出票务投诉飙升 一季度广东各级消委会处理放映、演出服务投诉2358件,比去年同期增加1918件,增幅高达435.91%。文化演出经常“一票难求”,但退票难成普遍问题,消费者反映门票退改规则设置不合理,主办方以门票载明“一经售出、概不退还”为由拒绝消费者退改要求,也有消费者反映遭遇被强制退票的情况;平台、票务、主办对票务问题权责不清,出现纠纷互相推诿,增加消费者的维权成本;演出内容与宣传不符,音响效果差,开盲盒式选座,“柱子票”“台阶票”“栏杆票”等影响现场观看和消费体验。 消费者韦女士购买了一场在珠海举办的演唱会的门票,后来发现日期搞错,便向订票平台申请退款,但平台以《购票须知》已载明“票品为有价票券,非普通商品,其背后承载的文化服务具有时效性、稀缺性等特征,不支持退换”为由拒绝。消费者遂向举办方企业所在地的消委会组织进行投诉。经过反复调解,主办方同意在其公众号上开放临时退票窗口,设定梯次退票收费标准,最终消费者得以退票。 消委会提示:消费者要通过主办方官方平台或授权的正规渠道进行购票,购买时仔细查看演出场次、开演时间、购买价格和退票限制等信息,合理调配自身行程安排,不要轻信“黄牛”或不明来源的售票渠道,加强防骗意识,避免造成个人财产损失。 首饰类投诉增长快 2024年第一季度,广东各级消委会处理首饰投诉3609件,同比增长159.83%,增加2220件。主要反映的问题有:一是隐瞒首饰克重,未如实告知重量的足金和“一口价”黄金的区别,诱导购买高价克重产品;二是产品虚假宣传,掺杂掺假,实际纯度与宣传、标注不符,伪造鉴定证书,存在“以假充真”“知假售假”等状况;三是售后服务收费高,出现断裂、变形等质量问题、工艺缺陷,要求支付不合理工费维修;四是额外附加置换条件,以旧换新换购产品时加收各类费用,未提前告知可换购产品、折旧费、耗损费、新首饰加工费等细节。 消委会提示:购买黄金饰品时,尽量选择知名品牌,认真比较和选择,确保商家有正规的营业执照和相关资质。仔细查看产品纯度、成色以及工艺等,询问黄金饰品计价方式、置换条件、加工费用等。保留好购买凭证,如发票、鉴定证书等,以便出现纠纷时维权使用。
-
市消委会发布“安全出游”消费提示
信息时报讯(记者 陈子垤 通讯员 穗消宣)五一小长假将至,为保障广大消费者度过一段愉快美好的假期,4月24日,广州市消委会紧扣“安全出游”主题发布消费提示。 上网找“搭子”结伴游,近年来在年轻人中日益流行。广州市消委会提醒,要留心验证“旅游搭子”的真实身份,提前了解和规划出行路线,务必向亲朋好友报备详细行程;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切勿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网购账号、支付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勿忘保存有关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预先明确各方费用支出,如遇财物损失或犯罪行为,立即报警求助。 此外,广州市消委会表示,要警惕“免费游”“零团费”陷阱,避免在旅游过程中陷入被迫高额购物、被压缩旅游品质的局面中;仔细阅读和理解合同条款,充分了解景点安排、行程路线、食宿标准、交通工具、自费项目、违约责任等;认准旅行社公用账号缴纳旅游费用,并注意妥善保存合同、发票等维权凭证。
-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