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工商银行东莞分行:彰显大行责任与担当 持续提升服务实体效能
近日,围绕“高质量 强新质”主题,中国工商银行东莞分行(下称“东莞工行”)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近年来,东莞工行突出主责主业,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持续发挥大行支柱和引领作用,不断优化投融资结构,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供给,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科创、普惠、绿色、涉农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支持。截至2024年3月末,该行各项贷款规模超2500亿元,以实际行动履行大行责任与担当。 精准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工商银行系统内首批、东莞银行业间首家成立制造业服务中心的地级市银行机构,东莞工行始终致力于提升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产业的金融服务能力,积极发挥国有大行的示范引领作用,突出加强对高新技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3月末,该行针对制造业企业的法人融资余额超700亿元。截至目前,该行服务的专精特新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500户。 该行积极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比如结合新兴市场发展规划,积极对重点新兴产业开展调研,了解企业发展现状,精准把握企业融资需求,一企一策,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金融支持;强化产品创新,提高服务适配,针对科技型企业特点,研究搭建专精特新企业评价模型,提升信贷审批服务效率;加大GBC联动,搭建政银企三方合作平台,不断加强与东莞市工信局、科技局等部门合作,通过共同举办政策宣讲会等方式扩大客群覆盖面。 服务普惠领域显担当 东莞工行一直高度重视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将普惠业务作为推动金融发展成果与全体人民共享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将发展普惠业务作为贯彻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促进共同富裕的有力举措。截至2024年3月末,该行金管局普惠口径贷款余额近630亿元 ,是全市普惠贷款规模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 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该行很早之前就在分行层面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2021年还设立了专门的乡村振兴办公室,2022年以来积极试点“网点+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已建立13家“工银兴农通”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努力推动村企、村民“足不出村办业务”。同时,加快普惠业务下沉营业网点,在同业中较早实现了全网点开办、全员受理普惠信贷业务。为此,持续加强和完善网点员工教育培训,强化与服务中小微企业相适应的专业队伍支撑。 同时,不断加大数字普惠金融建设,形成了包括e抵快贷、e企快贷、经营快贷、税务贷、政府采购贷等丰富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产品体系,满足不同领域中小微企业不同时期的金融需求。还充分结合市场新的需求和新的特点,不断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提升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直达性,比如,针对东莞本地企业,尤其是市政府重点支持的专精特新、高新科技、先进制造等中小微企业,进一步加大服务支持力度,创新专属服务产品,量身定制服务方案,相继推出线上“科技贷”“助保贷”“技改贷”等融资产品,线下“信用贷”“购建贷”“经营型物业贷”等优势产品。针对乡村振兴领域,推出了“粤农e贷”“村组贷”“东莞菜篮贷”“预制菜贷”等“工银兴农贷”专属产品。今年一季度,该行涉农贷款较年初净增超50亿元。 助力外贸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东莞工行依托全球布局网络,充分发挥工行全球经营一体化优势,搭建线上线下跨境结算、投资、融资、交易等金融桥梁,创新服务大湾区互联互通,高质量服务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该行持续降低实体经济汇兑成本和套保门槛,不断扩大金融市场业务的服务范围,积极满足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需求,助力湾区企业在新发展格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比如,依托“境内+境外”全账户体系帮助企业实现多币种管理;加强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宣导,多途径助力企业提高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开展汇率避险服务提升活动助企套期保值。基于本地外贸出口活跃的特点,抓住市场窗口期推出“期权零元购”“日换通”等专项活动,助力更多企业实现套期保值,今年一季度该行新增外汇套保“首办户”超100家,外汇衍生品签约套保率较年初提升超30个百分点。
-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