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时报记者 潘敬文
近日,广东部分地区遭遇连日暴雨,韶关、清远、河源、肇庆等地出现洪水险情。对此,三大运营商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奔赴防汛救灾一线,全力以赴保障通信网络安全畅通。三大运营商均运用了大量尖端科技,出动各式无人机基站和车载卫星基站恢复通信服务。
单兵背负式无人机基站恢复通信
自4月21日起,韶关市武江区江湾镇因强降雨遭受洪涝灾害,镇内大部分通信设施受损,与外界的联系几近中断。为应对这一紧急情况,运营商携带高科技基站和救灾设备迅速抵达灾区。
据广东移动介绍,该公司抢修人员携带卫星通信包、应急车载卫星通信基站以及“单兵背负式无人机基站”等高科技产品进入江湾镇。“单兵背负式无人机基站”升空后,能够自主连接卫星,为地面提供稳定的通信服务。
据广东移动技术人员透露,由于无人机的滞空时间有限,当地部署了多台无人机基站进行轮巡作业,以提供持续的应急通信服务。除了移动自身的无人机设备,省三防办和通信主管部门也协调了大型无人机携带卫星基站前来支援。
广东联通表示,为确保抢险工作顺利进行,全面投入了卫星通信车、卫星背包站等防汛“高科技”。通过无人机外放信号和临时卫星站的搭建,为江湾镇的应急抢险现场构建了一条“通信带”。
广东联通的卫星通信车配备了大口径卫星天线和通信基站,能够迅速建立卫星传输链路,为半径300米的区域恢复通信网络。多旋翼系留无人机能在200米高空悬停,为2~3公里以外的受灾区域提供信号覆盖服务。而卫星背包站则是一种轻便的便携基站装置,搭载卫星天线,能在空旷区域快速对通卫星,为半径50米的现场区域提供4G信号覆盖。
卫星通信团队加强值班值守
广东电信方面介绍,洪水险情出现后,该公司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力保障通信网络安全畅通。广东电信应急通信指挥团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广东机动通信局、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等单位立即进入防汛救灾战备状态。
同时,广东电信的卫星通信团队加强值班值守,对天通卫星话务进行监控分析预警,并及时申请调配卫星资源,确保天通卫星在抢险救灾中发挥更大作用。截至目前,广东电信已组织各相关单位及人员赴现场进行应急通信保障,全省累计出动保障人员7342人次、保障车辆1537台次、卫星电话231部;累计发送应急类预警短信5.3亿条。
运营商的硬核科技
半径50米的现场区域:卫星背包站
卫星背包站是一种轻量级的便携基站装置,搭载卫星天线,可在空旷区域快速对通卫星并为半径50米的现场区域提供4G信号覆盖。
300米范围:卫星通信车
卫星通信车搭载大口径卫星天线和通信基站,可快速建立卫星传输链路,为半径300米的区域恢复通信网络。
1公里范围:单兵背负式无人机基站
单兵背负式无人机基站升空后可自主连接卫星,为地面提供通信服务,可为周边约1公里范围内的移动用户提供服务。
可为2~3公里以外:多旋翼系留无人机
多旋翼系留无人机最高可在200米高空滞空悬停,可为2~3公里以外的受灾区域提供信号覆盖服务。